
12月20日,由中国丝绸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丝绸大会在重庆召开,商务部(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各省区市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全国丝绸主产区政府负责人、专家学者、各省区市丝绸协会和大型企业负责人共计300余人出席会议。
大会以“大时代、大变局、大智慧”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2019年度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扎实推进商务部《茧丝绸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各项目标任务。
市商务委彭和良副主任首先致辞,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对关心全国茧丝绸业发展的朋友表示感谢。茧丝绸是我市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在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重庆将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体制优势,大力促进茧丝绸业高质量发展。会上,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副处长陈梓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兆华、国际丝绸联盟主席张国强、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国建、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屠红燕、重庆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王晓辉等代表作了发言。

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同期还召开了全国茧丝绸“十四五”规划座谈会,各省区市围绕当前行业形势、发展瓶颈、后期规划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
蚕桑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2018年,全国桑园面积1200多万亩,桑蚕茧产量68万吨,农业总产值300多亿元。重庆是我国蚕桑生产十大主产区之一,21个区县栽桑养蚕,产茧量位居全国第九。今年,发放蚕种37.1万张,产茧1.4万吨,蚕农蚕桑综合收入11亿元,工业总产值近4亿元。黔江、涪陵、云阳、奉节等地坚持把茧丝绸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主导产业来抓,产业扶贫增收明显,生态治理效果显著。

此次大会在渝召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和脱贫攻坚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是合力推动重庆茧丝绸行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重庆和重庆茧丝绸产业,更加准确地把握国际和国内丝绸市场发展变化新趋势,推动我市茧丝绸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三峡库区石漠化治理、消落带生态保护,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进制造绿色环保高端纺织原料,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渝东南武陵山区茧丝绸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