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彭和良受邀重庆“互联网+督查”广播热线节目组,连线《民生热线——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特别节目,就生活必需品供应、火锅外卖服务、复工复产举措等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在线回复。
主持人:在本次疫情过程中,市商务委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市民肉菜奶蛋等生活必需品供应?成效如何?
彭和良: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对打好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十分重要,尤其是各地防控升级后对市场供应保障带来严峻挑战。对此,我们作为全市疫情防控市场供应保障组牵头单位,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措施保障市民基本生活需要。
具体来讲,我们重点突出“四个联动”来保障米面油、肉蛋奶、果蔬等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一是突出部门联动,健全机制保供应。联动发改、交通、农业、公安、市场监管、财政、国资委、应急局等8个部门,统筹做好生活必需品生产供给、市场销售、物流运输、入境通关、市场监管、价格管控等工作,保障各类物资储备供应。建立物资供应“绿色通道”协调工作机制,统筹办理1647辆物流运输车辆跨省通行,全力保障物资供应流通顺畅;实行“特事特办”,加快境外保障物资快速通关入境。二是突出区域联动,六省(区、市)合力保供应。我们联合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海南等五省区签订疫情防控保供应急协议,共商建立市场信息通报、物资统筹调配、加强企业合作、保障物流畅通等工作机制,加强产销对接,优化资源配置,共同做好蔬菜、水果、肉禽蛋类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保障供应。疫情发生以来,重庆作为主销区,通过联保联供机制,组织重百(新世纪)、永辉、家乐福等大型超市以及双福国际农贸城、毛线沟等大型批发市场,从云南、四川、海南等省调运果蔬等生活必需品近30万吨,有效保障了市民的“菜篮子”。三是突出政企联动,产销对接保供应。加强全市统筹调度,建立“一对一”、“点对点”问题协调、困难帮扶“日检查”“日落实”制度,全力组织重百、永辉等保供企业提前备货、加大库存储备,加强货源组织。督导企业加密物流配送和补货上架频次,及时补货不空架。从监测情况看,零售终端销售市场库存充足,粮食、食用油、肉类、鸡蛋、蔬菜、水产品等生活必需品充足。明品福、万吨冷储、渝南冻品等3家冻品批发市场猪肉、牛肉、羊肉、禽肉的库存量大,能满足全市及周边市场供应。四是突出平台联动,线上线下保供应。鼓励电商平台提升运营能力,开通“新春极速上线”服务和“无接触服务”配送,助力居家生活便捷,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全市共有400余家电商企业正常营业并参与到市场保供。推动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强化商户数据监测预警,持续对商品价格异常、明显高于市场价格等情况实施全程全网监测,力保平台物资价格基本稳定。
同时,我们还积极加强消费引导,通过新闻通气会等形式,引导市民理性购买生活物资。目前,全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运行稳定,能够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山城市民对于火锅的喜爱,最近朋友圈刷屏的“火锅外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推出的?对于疫情期间食品安全以及如何避免接触方面都有哪些特殊的要求?重庆市民的反响如何?
彭和良:火锅是我们重庆人热爱的美食之一。作为重庆的美食名片,火锅讲究现烫现吃,一直以来线上外卖服务较少。在本次疫情中,一方面是市民对火锅的需求,需要有火锅企业在确保餐饮食品安全放心前提下为市民提供优质及时供应。另一方面是近万家火锅店受疫情影响,暂停营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冲击。鉴于此,我们联合市火锅协会先后优选了80家火锅品牌企业推出 “重庆火锅”网销服务,为大家提供零接触火锅外卖,全力保障市民饮食喜好!火锅外卖推出之后,市场火爆,多家火锅企业外卖订单量快速增长。但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给火锅企业的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证防疫安全,火锅店实行“零接触”外卖,要求员工佩戴口罩、使用一次性手套,加密员工手部消毒清洁及体温检测频次,每天定时对门店全区域数次大消毒,配送时要求配送员与顾客保持3米以上距离,或将外卖放在约定地点,等待顾客自提。“火锅外卖”的推出,深受市民欢迎,既满足了广大消费者需求,又有效防范了疫情风险,更为火锅行业转型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在此基础上,近日,市商务委又联合美团点评和饿了么等平台,集结肯德基、必胜客、乡村基、阿兴记、加班狗等餐饮品牌,全面推行“无接触配送”服务。截至目前,已经有300余家中餐、火锅、西餐、中式快餐、小吃等餐饮企业加入无接触外卖配送,除了为广大市民解决就餐困难外,还为复工复产的企业员工提供线上团餐服务。美团点评、饿了么等平台,还在手机点餐页面,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消费者提供“热销菜品推荐”、“菜品排行榜”等数据支持,帮助顾客快速决策和下单。截至目前,“35+64+249”“企业团餐”保障门店共接收企业订单超1万个。
主持人:在支持复工复产方面市商务委都有哪些具体措施?目前情况如何?
彭和良:商贸企业复工复产既关系到市场供应,又关系到商务经济发展。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保障供应、稳定商务经济发展,市商务委及时下发了《关于组织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商贸企业复工营业工作的通知》,明确商贸企业在落实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按照“三优先一严控”原则,优先保障经营生活必需品、医疗防护服务类商贸企业及其上下游关联企业复工,优先鼓励电商及配送复工营业,优先支持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同时对与生活必需品关联不大的商贸企业严格管控,没有达到复工防疫要求时暂不复工营业。
按照这一原则,我们坚持分区分级分类指导,有序组织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生活超市、便利店、社区菜店、零售药店、加油站等保障群众正常生活需要的商贸企业复工复产,明确办理程序和要求,确保企业在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正常生产、营业。对商贸企业复工营业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台账,掌握企业复工营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对重要生活物资上游的食品加工等生产企业、供应商复工复产实行日监测, “一对一”、“点对点”加强协调服务。截至目前,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复工率37.8%,重点保障的生活超市、加油站营业率分别为100%、99.2%;城区菜市场546家,开业营业461家,开业率84.4%。优先支持的电商及配送业复工营业率74.5%。
主持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商务委在加强统筹调度方面有些什么好的做法?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彭和良:疫情发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商务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下发《关于成立市商务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了1+6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办公室和市场供应保障、疫情防控等6个专项工作组。取消委机关春节休假,及时出台了涉及疫情防控、政府储备冻猪肉投放、产销对接、市场供应监测、复工复产等政策文件。例如,市商务委下发《关于做好商务领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提出分类落实防控措施,部署了全市商务系统做好防控和保供等涉及商务部门职责的重点工作;印发《关于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作用助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全面推行“无接触配送”送货上门;出台《关于持续做好政府储备冻猪肉投放工作的通知》,明确延长主城区储备冻猪肉投放时间,增加投放网点、扩大覆盖范围,让市民购买储备冻猪肉更方便;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产销对接的通知》,引导各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贸企业主动与生产企业、基地、供货商建立稳定可靠的产销合作机制,较好保障了肉菜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应。近期还将根据工作需要研究出台新的政策文件,不再一一列举。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是商务领域疫情防控的一套完整的组合拳,对全面部署、全面落实、全力推进商务领域疫情防控,切实保障市场供应发挥了重要的指挥棒作用。同时,我们还强力推进一系列防控措施的落实,及时解决生产生活物资货源组织、货运车辆高速路通行、物流配送、一线从业人员防护、经营场所消毒杀菌、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等问题,既有效防控了疫情,又保障了全市生活物资供应充足、运行平稳,满足了市民“米袋子”“菜篮子”和“肉盘子”需求。
主持人:下一步,市商务委还将计划出台哪些相应的措施和工作打算?
彭和良: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进一步抓紧抓实抓细商务领域疫情防控,督导区县加力商贸经营场所疫情防控、加强从业人员自身防护、加大排查督查和整改力度、积极组织推广使用“渝康码”、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另一方面,分区分级分类推动商务领域企业复工复产。指导区县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市场保供同部署、同落实;加强指导协调,督促指导复工营业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时解决企业复工营业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政策支持,认真贯彻国家及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政策扶持措施,加强政策储备,出台支持商贸服务业复工复产、稳定发展的政策,精准施策,稳企稳岗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