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第十六届年会于9月23日-25日在重庆举行,本届年会以“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机遇与挑战”为主题,举办年会主题会议、项目签约及成果发布等系列活动。来自9个国家(地区)的顾问及嘉宾将围绕“协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合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联手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三大专题为重庆发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重庆地区的出口动力在加工贸易的驱动下快速增长,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背景之下,旺盛的出口动力也将继续推动内陆加快航空、铁路、水路等联通生产网络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加快巩固重庆运输和信息枢纽地位。
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合伙人许思涛表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立,在助力重庆提升中心能级的同时,将带动完善区域生产网络,并进一步提升重庆的经济枢纽作用”。
区域交通网络的完善也将成为推动区域转型升级的机遇。绿色发展背景下,成渝中轴线之间的城际轨道沿线价值将进一步凸显。随着城际交通地位不断提升,以前成渝城际间的“中间塌陷”区域将起到成渝双核产业要素流动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以TOD模式有效的组织区域创新平台和创新资源,重庆将获得产业机遇空间。
此外,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成渝地区的人才储备将进一步扩充并获得更多政策倾斜。从中央层面上,成渝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将获得更多的支持;从地方层面上,成渝的人才政策也将借此契机不断突破瓶颈,推动更多的引才、教育政策深入落实;促进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营造更好的用才、引才环境。
基于此发展机遇,许思涛认为,川渝两地需协同一体,从三大方面发力,充分发挥成渝极核引领作用,共建一体化开放市场。
共建西部内陆开放高地,促进两地经济外向发展。作为占有长江经济带战略中的重要区位优势的成渝,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中新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开放通道,用好两江新区、天府新区等开放平台以及自贸区等政策红利,推动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积极营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并且充分发挥成渝两地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区位优势,才能携手共建西部内陆开放高地,共同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推动成渝经济区发展。
强化合作机制,共推产业创新协作。成渝两地可以加强产业对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从全产业链、区域发展的全局角度出发,逐步建立产业协作、配套协同的发展机制,加强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分工。
强化功能定位,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渝经济圈应明确各个城市间的功能定位,优化成渝城市群的空间发展格局,在继续做大做强重庆、成都两座核心城市的同时,推动两地周边的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让“中部塌陷”变成“中部崛起”。另外,还要大力推动两地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依托“水陆空”等主干交通要道,补齐交通短板,打通成渝城市群交通的“毛细血管”,这既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也将为促进人流、物流、商流在城市群间的流动创造更便利的条件。(文/郭志花 图/重庆市商务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