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首页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党建工作
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商务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练好产品“基本功” 打好销售“组合拳”

日期: 2022-09-06
字体:

编者按:消费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对带动脱贫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致富,促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激发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各区县、各部门和广大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市民群众围绕消费帮扶“帮销、促产、疏浚、解困”四大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及时总结宣传推介各地区、各行业、各系统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好经验好做法,市商务委、市乡村振兴局商各区县、各帮扶集团、各成员单位择优推荐并遴选确定一批2022年重庆市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2022年重庆市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之十:

练好产品“基本功” 打好销售“组合拳”

石柱县桥头镇

2017年全县实施深度产业结构调整以来,桥头镇鼓励引导广大群众,大力发展了各类特色产业,累计达到了1.5万亩,但受市场需求、渠道局限、营销策略等因素影响,几年来,农特产品“丰收”不“丰售”的“瓶颈”难题成了广大群众的“心病”,“产量上去了、销量不托底”的现状,严重制约着群众的产业发展积极性。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桥头镇党委政府“内练基本功、外打组合拳”,把守住滞销卖难底线和拓宽消费帮扶路径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在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盘活用好资源、打通产销渠道、构建长效产业,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一年多以来,桥头镇土生土长的“土疙瘩”变成了炙手畅销的“香馍馍”,广大群众的农特产品产得好、卖得出,大胆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底气得到了大幅提升。

一、固本强基重管理,靠前谋划打基础。从源头管理上提质量。加强特色农业产业的管理和干预,采取“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各方协同联动”的原则,组织160余名镇村干部、帮扶责任人以及各村产业监督员,“点对点”的跟进到户,常态开展产业技术帮扶,邀请专家学者、技术顾问,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特色产业种养技术、病虫害防范、产业污染防治等培训,定期输送种养大户、散养群众外出“学习取经”,科学指导群众产业发展,推动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高产,从源头上保证消费帮扶农产品绿色、生态、环保。一年多以来,引进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70场,外派选送干部群众学习培训110人次,累计受益农户2000人。在风险预判中保产量。把准产业发展风险,切实预判自然灾害、洪涝灾害以及疫情防控带来的销售影响,综合分析今年农特产品的市场发展趋势,制定防范预案、加强风险排查,建立完善冷链物流设施,深化拓展产品销路,避害就利、综合调控,切实有效的化解了减产、弱产风险,提前对接农产品收购企业12家,建成农产品冷链储藏间1个,农业产值较去年同期增长21个百分点。以过硬质量来促销量。找准农特产品对外销售定位,始终把桥头镇农特产品质量作为推动消费帮扶的首要条件,从质量上去争取市场、赢得口碑,切实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邀请重庆大学妙栽科技团队对脆红李进行质量检测、监测,其产品叶酸含量从9.93微克/100克提高到12.4微克/100克,增幅高达25%;针对黄金梨、翠冠梨,从采摘、分拣到装箱、运输、售后等,实行村委会全流程监督,农户散养的鸡、鸭、鱼、蛋等农特产品溯源到户,用实实在在的产品质量来确保最大销量。截至目前,全镇各类消费帮扶渠道累计销售农产品达1400余万元,其中脆红李和翠冠梨、黄金梨已远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去年首次实现了“落地清仓、提前打烊”。

电商平台组织消费帮扶农产品货源

二、整合资源聚合力,多线布轨拓销路。把农户的农产品销售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作来抓,积极谋划铺路、整合资源力量,让农产品卖得出、有渠道、不滞销,最大限度的保障群众收益。干部“引客”到户直购。镇村广大干部职工出智出力,定期摸排群众农产品销售底数,充分运用自身人脉资源,通过电话、微信、QQ等多种方式,多方联系机关单位食堂、企业超市以及亲戚、朋友等,“引客到户”选购散户农特产品,帮助贫困群众解决销售难题,累计联系赴桥采购的机关单位、员工食堂、超市、商户等以及社会各方人士到户采购消费额达140万元;

承办第二十届(2022)中国兔肉节宣传推介农特产品

集团“助阵”直播带货。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积极发挥电商直播的流量优势,针对种植专业合作社、个体大户等,提前作出市场预判、抓住产品营销商机,由重庆报业集团、重庆广电集团联手合作,通过上游新闻、第一眼、新重庆、百度重庆频道等平台,采取“直播间+现场溯源”的形式,去年开展田畈梨直播带货专场1场次,直播关注点击量达200万人次,帮助销售翠冠梨、黄金梨100.59万斤,带动消费帮扶金额累计达到了654万元,今年创新开展“特色农产品及优质文旅资源宣传季”,连续3个月对县域内的莼菜、辣椒、蜂蜜、中药材等进行集中宣传推介,开展直播带货7场次;

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驻乡工作队领导亲自上阵直播带货

平台“挂单”长期直营。把重庆消费扶贫馆、832采购平台以及桥头镇新成立的乡村振兴服务公司等作为线上农产品销售的重要阵地,对接包户、精筛优选,不断宣传推广、助销镇域内各类农特产品,形成长期直营的长效机制,在地农特产品到客户餐桌实现“掌上一键操作”。目前,两大平台上线农特产品9101种,平台消费帮扶金额累计达32万元。

帮扶集团成员单位到桥头镇定向采购实驯服

三、扩大宣传造氛围,塑造品牌助长效。多元化宣传造势。依托市委宣传部帮扶集团的对外宣传资源,安排桥头镇特产和文旅资源宣传专场,组织网红大V为桥头发声,讲好人文故事、发布产品特写,推广助销桥头镇的农特产品,营造良好的消费帮扶氛围。累计发布“水韵桥头”公众号宣传信息40期,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华龙网、第一眼等市内重点网站刊发桥头镇农特产品宣传新闻9条次,制作拍摄“果香桥头”形象宣传片2部。

邀请知名媒体人在梨园直播宣传

标准化提升产值。探索提升农业产业素质,构建特色产业标准体系,实现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生产过程管理有章可循,产品质量控制有标可依,产品信息追溯有据可查,不断提升辖区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争取消费帮扶的市场最大回报率。目前,依托帮扶集团成员单位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从园地选择、土肥水管理、采收及采后处理等9个大类3项附录,明晰了脆红李的标准化建设技术指标,量身定制的《石柱红脆李生产技术规程》已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对外发布。品牌化包装营销。融入桥头镇独特的人文历史、地理背景、自然景观等要素,按照“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质量、统一售后”的标准,品牌化塑造特色农产品,有效激发了客户购买欲、增强了产品附加值、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为做大做强产业、拓宽销售渠道提供了有力推手。目前,辖区“石柱红脆李”“田畈梨”“野鹤溪”等一批优质农产品已申请商标注册,不仅有效适应了当前消费帮扶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更是从简单的“帮、扶”消费向长远的“消费市场”“市场消费”迈进了一大步。

品牌化营销助力消费帮扶

全力推进消费帮扶是促进产业发展壮大的一项必要工作举措,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阶段,对产业发展、农户增收具有很好的扶持作用,能够有效增强农户产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但未来要实现产业振兴,方式很多、空间很大,在乡村振兴发展大局的探索实践中,还需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消费帮扶的长远促进作用,“帮扶”绝不是唯一手段,党委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在产业源头管理、品牌塑造上狠练“基本功”,在销售渠道、营销方式上打好“组合拳”,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造血功能”。桥头镇在推动落实中,既把消费帮扶作为产业“扶芽”的重要手段,又把加强源头管理、拓宽营销渠道、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作为产业“壮苗”的长远举措,在实现产业“实施一个、存活一个、兴旺一个”的目标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彻底摆脱了农业产业“年年发展年年愁销”的恶性循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