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是陕西自贸试验区重要改革试点任务。2017年12月13日,在商务部驻西安特办指导下,西北五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共同签署了《西北地区商务部门利用陕西自贸试验区平台推动西部大开发实现联动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以自愿参与、市场主导、开放公平、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合作原则,充分利用陕西自贸试验区的载体和平台,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共同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
一、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带动区域协同开放
2018年10月起,陕西自贸办在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先后举办西北地区交流推广活动,对陕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进行宣讲,向西部地区推荐45项创新实践案例;自贸试验区各片区和运营平台公司与当地政府部门、开发区和相关企业进行了对口交流洽谈,并达成合作共识。2019年1月,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委会与新疆博州阿拉山口市委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陕西自贸试验区企业中译语通科技(陕西)有限公司与新疆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就政务服务、语言服务、人工智能等领域同步签署合作协议,将助力阿拉山口市打造国内一流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端口,提升边境口岸多民族、多语言交流便利性。
二、借助科技创新优势,推动区域协同创新
陕西自贸试验区先后开发运行陕西科技管理服务一体化云平台、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军民融合(西安)试点平台和大数据中心“中国库”,推动西部地区科技协同创新和技术有效利用。2018年,西安科技大市场技术交易额累计突破1030.16亿元,入库共享大型仪器设备累计13500台(套),累计培养政策联络员6362名,加盟科技服务机构667家,全年各类产学研交流活动199场次。围绕先进复合材料、工业机器人、光电信息等领域,组建12个军民融合产业(人才)联盟,开展“专利池”试点工作,推动联盟成员单位知识产权共享与技术转移转化;积极探索西部地区各产业领域军民融合、成果转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陕西自贸试验区依托西安科技大市场,建立国内首个实现科技资源要素信息高速流转和有效分发的云服务公司,协助青海西宁、山西运城等10余个中西部省市区建设区域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
三、建设共享开放平台,加强经贸合作交流
陕西自贸试验区先后建成运营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和“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平台、空港新城航空枢纽、西安国际港务区(陆港集团)、“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试点平台、高新区科技大市场、云端自贸产业园、中译语通“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等开放平台,涵盖经贸、交通、金融、科技、互联网、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各领域平台互为支撑、有机融合,可为西北地区相关企业提供同步服务。以“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为例,已有青海、甘肃、宁夏等省区相关企业入驻平台并开展业务。2018年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期间,陕西省协助参会的西北四省区代表团,联合开展自贸试验区项目推介活动,在电子、新能源、农业等行业签订合作项目54个,总投资额436.54亿元。
下一步,陕西自贸试验区将继续发挥向西开放前沿优势,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持续探索对外交流合作新模式,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和“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