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西部金融中心,“虎势”开局的重庆可谓是喜讯不断。从商务部在与重庆签署的部市协议中明确支持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到成渝金融法院将在重庆自贸试验区设立、川渝两省市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支持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提案》……西部金融中心高光时刻的背后,离不开重庆自贸试验区持续推动的金融开放与创新。
谈到《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下的重庆机遇,重庆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意味着在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跨境资本流动管理、跨境金融业务创新等方面,重庆又获批了一批开放试点政策”。
近年来,重庆围绕获批的中央支持举措,逐项推动落实,已累计落地开放政策48项。其中,既涵盖重庆市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等金融市场开放政策,也包含一次性外债登记等惠及实体企业政策,政策开放度中西部领先。
“去年,重庆成为中西部首个获得QDLP试点的城市,两江新区企业在全市率先获批QDLP试点”,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毅德基金、瀚华慧泰基金顺利通过审批。其中,毅德基金申请的试点基金主要投资于未上市公司股权、股票、债权、债券、商业票据、REITS、基金等,瀚华慧泰基金申请的试点基金主要投资于证券市场股票、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锚定基金等,为重庆构建私募基金生态圈奠定基础。
“依托政策,中央在渝金融监管部门配套细则,地方金融部门推广宣传、落实业务,打通以跨境贷款、海外债券、跨境REITs为主的跨境融资通道,建立以QDLP、QFLP为主的跨境双向投资通道。”重庆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说,2021年,重庆实现跨境融资29.3亿美元、累计跨境融资超160亿美元,累计双向投资超200亿美元,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利用自贸试验区开放政策的“虹吸效应”,重庆自贸试验区还着力引进外向型金融机构和重大金融项目,推动南洋商业银行重庆分行、中新嘉量金融科技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等一批合资或外资机构落地重庆,不断健全金融开放体系;签订砂之船不动产投资信托持续融资项目等18个重大金融类项目合同协议,总金额达216.74亿元。
打造中国西部与东盟各国金融交流合作常态化开放平台,重庆持续举办中新金融峰会,推动签约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等重点项目85个、合同金额达1011亿元。项目涵盖中新金融重点项目合作、政银战略合作、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落地、金融业务模式创新及跨境金融服务等多个维度。其中,涉及金融机构、实体企业落地项目31个、合同金额17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