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数字化推动了贸易便利化,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国际贸易成本,数字赋能重振全球贸易增长,线上出口成主要趋势。
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跨境B2B模式快速发展,并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主体。从全球市场来看,2020年全球B2B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万亿美元左右,预计2020年至2027年的复合增速可达17.5%,约占全球电子商务交易的80%左右。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国际贸易与供应链遭遇严重冲击,但跨境B2B却呈现逆势增长,预计至2025年,全球将有近八成的B2B交易转向线上。
我国在这场跨境电商的数字革命中占得先机。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B2B市场规模约占整体跨境电商市场的72.8%,其中跨境进口占28.9%,跨境出口约占71.1%,跨境出口B2B电商市场规模超3万亿元。预计2021年至2025年,中国跨境电商B2B市场会以2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13.9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在跨境电商的结构方面,近些年来出现一个重要变化,全球跨境电商的主体越来越凸显出从B2C转向B2B的特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张茉楠表示。她指出,从中国的市场角度看,我国面临着巨大的B2B市场增长动能。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这是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该规划多次提到发展数字经济与供应链建设的关系。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国际产业链的深度调整,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数字供应链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受到高度重视。
最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也指出,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广标准化托盘带板运输模式。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推动第三方物流产业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促进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一鸣表示,当前,数字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一代数字化智能技术,集成外贸供应链各环节数据,提升中小企业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生产能力,实现数字化外贸营销,大幅度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中小企业运行效率和价值水平,最终形成了新业态驱动、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供应链体系,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数字驱动的新型供应链和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