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两年来,川渝立足巴蜀特色,在构建消费全域联动体系、提质消费核心平台、促进文旅消费融合发展等方面共同发力,不断提升成渝地区国际消费集聚辐射力。

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在渝中区戴家巷,这些矗立在崖壁上的“橙色盒子”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这个由9个集装箱造型构成的新型商业体,汇集一批特色餐饮、文创集市、娱乐体验等消费业态,让百年老街弥漫着人间烟火气息。

重庆长翔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市场运营部推广专员黄楠告诉记者,他们将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契机,将戴家巷打造成为具有浓厚巴渝特色的文商旅城相结合的消费新场景、城市新地标。

据介绍,为推进建设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川渝合作步伐持续加快,包括共同策划举办成渝双城消费节,加强双城消费品牌体系建设,打造专属IP体系等等。根据不久前公布的《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成渝两地将共同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打造春熙路—太古里、解放碑—朝天门等世界知名商圈;大力发展网络经济、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培育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区电商等消费新模式,构建特色街区雅集、体育健康脉动、透明生产体验等新场景。

市商务委副主任彭和良表示,将全面加强双城消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形成成渝城市消费发展合力,创新共建共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