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党建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 媒体视点

一号工程|川渝市民的“菜篮子”更丰盛了!

日期:2023-07-12 来源:重庆发布

目前

农产品批发市场

仍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

在“保供”与“稳价”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相关数据显示

2022年重庆建成并投入运营

农批市场74家

交易额达1764.9亿元

四川农批市场共计90家

实现交易额2634.66亿元

为进一步深化川渝农批市场协同发展

推进川渝农产品产销一体化

7月11日

由重庆市商务委、四川省商务厅共同主办的

川渝农批市场联盟产销对接大会

在重庆举行

小布丁带你了解

2023川渝农批市场联盟产销对接大会现场


重庆农批市场不断优化升级

去年交易额达1764.9亿元

本次大会上发布了《重庆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发展报告(2022)》。报告显示,2022年,全市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农批市场74家,营业面积408.1万平方米;经营商户20余万家;从业人员28万余人。其中,综合性农批市场36家(包括以经营蔬菜、水果为主的多个农产品大类的市场,不包括只经营蔬菜、水果的市场);专业性农批市场38家,涵盖蔬菜、果品、生猪、粮油、海鲜水产、冻品、茶叶、药材、花木类等10多类产品业态。

2022年,重庆农批市场交易额达1764.9亿元,比上年增加153.4亿元,同比增长9.5%。亿元以上农批市场56家,交易额1757.5亿元。亿元以上农批市场占比高。

令人欣喜的是,重庆的农批市场也正不断优化升级,其中国家优化升级专项试点成效明显。

2021年,江津被命名为全国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试点城市,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纳入商务部优化升级专项试点的重点市场之一。目前,双福国际农贸城依托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优势,推进中国西部(重庆)东盟农副产品冷链分拨中心建设,分拨分销的东盟进口水果量明显提升,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成效明显。

现场展示的四川特色产品

同时,数字化、智能化助力重庆农批市场流通效率也明显提升。报告显示,全市有7家农批市场开展线上交易,尤其是荣昌区依托生猪养殖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线上生猪交易市场,上线经销商达到18万多人,线上交易额高达136亿元。目前,全市80%以上的农批市场实现了农产品交易、追溯体系、经营管理、检验检测等方面的信息化、智慧化。

有活力、有实力、有作为

川渝农批市场深化协同发展

为推动川渝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建设,大会现场还发布了《深化川渝农批市场协同发展共同宣言》,提出川渝两地农批市场要深化产销对接协同,联动生产基地、加工企业、供应链企业合力打造产销高效对接平台,创新完善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

• 深化市场保供协同,积极协调组织货源调进与调剂,互为双方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便利。

• 深化信息沟通协同,进一步加强双方农产品品类、价格、数量的信息沟通,完善双方农批市场信息互通机制。

• 深化监测统计协同,要完善双方重点农批市场联系机制,深化农批市场运行情况监测统计合作,要深入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密切关注川渝农产品市场供求变化,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实施效果监测评估。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川渝两地将从体系共建、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协同保供四个方面,畅通对接渠道,深化市场合作,共同建设有活力、有实力、有作为的农产品统一大市场和现代流通体系,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微信公众号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官方头条号

政务新媒体

商务投诉热线

重庆市商务委办公室

重庆市商务委行政服务大厅

公平竞争审查投诉热线

热线电话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