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党建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 > 建议提案
[ 索引号 ] 11500000MB0W8117XN/2019-01526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商务委
[ 成文日期 ] 2019-05-07 [ 发布日期 ] 2019-05-07
[ 索引号 ] 11500000MB0W8117XN/2019-01526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商务委
[ 发布日期 ] 2019-05-07
[ 成文日期 ] 2019-05-07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关于政协重庆市委员会五届二次会议第080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渝商务函〔2019〕269号

                                                                                                                                                               D

                                                                                                                                                    同意公开

 

 


 

蔡向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我市成品油市场“打非治违”长效机制的建议》(第0802号)收悉。经与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高法院、市应急管理局、重庆市税务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建议实事求是反映了当前我市成品油市场现状

近几年来,由于利益驱使、法规缺陷、监管盲区等因素,我市成品油市场存在非法经营现象,尤其是一些不法分子使用改装车辆非法流窜加油,成为“移动定时炸弹”,社会各界非常关注,广大市民尤其是成品油行业不断有投诉举报和来访来信,要求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加以整治。因此您的建议很有价值,我委高度重视,认真开展办理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推动相关工作落实。

二、近两年我市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整治工作情况

我委切实履行成品油行业主管部门职责,认真倾听群众呼声,高度重视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整治,就解决成品油市场非法经营问题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

(一)深入扎实开展调查摸底。于2017年上半年认真开展了调研,并形成《重庆市成品油市场非法经营问题调查报告》,根据调研情况,及时向市政府提出开展成品油市场“打非治违”建议意见。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尽管查禁成品油市场假冒伪劣、解决成品油市场非法经营问题刻不容缓,但存在三大困难:一是尽管成品油市场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日常生产生活,与能源安全、国家税收、消费增长息息相关,但是其管理法规仅有10年前施行的部门规章《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6年23号),该办法对成品油市场非法经营问题未作出规定,故“打非治违”的法律依据不足,存在严重法规缺陷,在调查取证、暂扣、罚没处置等程序方面都无法可依、于法无据。二是如果比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重庆市产品质量条例》《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重庆市节约能源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规予以查处,不仅缺少法规的针对性和执法标准的统一性,而且存在多个执法主体,实际上难以落实到位。三是商务部门虽然是行业主管部门,但是处于无装备、无设备、无队伍、无法规的“四无”状态,实际上不具备开展成品油市场“打非治违”的条件。

(二)促成市“打非办”牵头开展成品油市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2017年8月,我委向市政府提交《重庆市成品油市场非法经营问题调查报告》,并建议根据市政府安委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组职能与手段,由“市打非办”牵头开展。对此,2017年9月15日,市政府副秘书长李谦同志召集市商务、安监、工商、公安、税务、环保等部门召开协调会,明确由市“打非办”牵头,商务、公安等相关部门积极协作配合,在党的十九大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成品油市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在专项行动中,市“打非办”充分发挥强有力的牵头作用,各级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全市共组织出动执法检查3000多人次,查处成品油非法生产经营行为20起,没收非法成品油124吨和20余辆非法流动经营油罐车,罚款44.498万元,治安拘留1人,刑事拘留9人,警告教育13人。

尽管“打非治违”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执法中也反映出了一些实际问题:

一是非法经营对象与范围界定难。按照《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规定,成品油批发企业(油库)只能向具有成品油零售资质的单位(即加油站点)批发销售成品油、具有零售资质单位即加油站点才能零售成品油,除此之外一切成品油储存与经营行为都属非法行为。但是,一些重点工程项目机械(矿山、道路修建等)、非道路移动机械(挖掘机、叉车等)、汽车制造厂等行业客观实际需要储存自用成品油,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二是行政处罚难。成品油非法经营行为大多同时涉及无证无照经营、偷逃税费、制售假冒伪劣、非法改装车辆、非法运输危险化学品、环保渗漏与排放污染、私设储油设施等多种违法行为,故在实施具体处罚程序时无所适从,缺乏针对性的处罚依据。

三是统筹协同难。查处成品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涉及安监、工商、质监、税务、环保、公安、交通等多个执法主体部门,在具体执法行动中仅凭某一牵头部门将这些部门集中起来统一行动,有难度。

四是违法物资处置难。对暂扣的成品油(有的是劣质油品)和储油设施、运输车辆等如何处置,由于没有统一规定,执法部门往往无所适从。

(三)促成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牵头开展“涉油”违法犯罪综合整治。2018年10月1日,重庆化工轻工公司将成品油非法销售给无成品油经营资质的四川中海华铁公司,该公司再非法销售给“油贩子”,“油贩子”用油罐车给车辆非法销售加油时引发燃烧事故。我委抓住对该事故查处的契机,促成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牵头开展了“涉油”违法犯罪综合整治“百日行动”(从2018年12月初起至2019年2月底止)。全市商务部门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和保障下,成品油市场综合整治工作卓有成效,查办了一批大要案,震慑了涉油违法犯罪。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商务部门协调和联合应急保障、公安、环保、市场监管、交通等各有关部门,对全市成品油经营企业和铁路、高速公路、矿山、井下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使用、储存柴油场所以及成品油运输工具等实施拉网式排查,共出动执法人员48000余人次,检查各类场所7500余处,受理涉油非法违规行为举报372起,查处办案237起,暂扣罚没非法违规经营成品油、假冒伪劣成品油2万多吨。解决了非法违规经营突出问题,有效地规范了成品油市场秩序。“百日行动”系阶段性工作,随着行动的结束,该项工作面临停止,其长效机制未能建立。

三、强化成品油市场监管的举措打算

持续开展成品油市场“打非治违”、强化监管举措,是规范成品油市场的当务之急。根据您的建议意见,经调研和近两年来的探索实践,针对前述问题,我委初步确立从以下几方面推动监管工作:

(一)针对商务部门执法队伍薄弱、执法手段较弱的客观情况,以及成品油市场管理法规不完善的实际,拟近期就此项工作与市委政法委(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进行一次对接,促成由市政法委牵头,相关部门持续联动开展成品油市场“打非治违”。

(二)在与市委政法委衔接的基础上,拟向市政府建议成立成品油市场“打非治违”专项机构,长期负责成品油市场“打非治违”工作,同时研究制定配套工作措施。   

(三)调整委机关内设机构设置,增加成品油市场监管工作力量,明确专人负责成品油市场“打非治违”协调与联络工作。

(四)协调争取修订《重庆市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办法》,将“打非治违”作为修订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解决成品油市场监管职责不清、法规不完善等问题。

此答复函已经张智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开展和改进工作。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2019年4月29日 


 

联 系 人:市商务委成品油管理办公室 戴云

联系电话:62663125、19923880869

回执邮寄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162号重庆市商务委员

会办公室2225号

邮政编码:40006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微信公众号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官方头条号

政务新媒体

商务投诉热线

重庆市商务委办公室

重庆市商务委行政服务大厅

公平竞争审查投诉热线

热线电话

以旧换新热线电话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继续访问 取消